美國的500強企業中,外籍CEO有75位,其中10位是印度裔。英國裔(籍)9位。另有來自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土耳其等在內的其他國家的人士擔任CEO。中國香港裔(籍)和中國台灣裔(籍)分別有1位,關鍵問題是:除了谷歌與微軟,摩托羅拉、百事可樂、諾基亞、軟銀、Adobe、SanDisk、聯合利華、萬事達卡、標準普爾......這些國際巨頭,其CEO級別的高管位置居然都被印度人拿下。
早在2005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
- 谷歌董事會的13位高層領導中,居然有4位是印度裔
- 矽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師是印度裔
- 高科技公司裏7%的CEO也都來自印度,中高層管理者中印度人的比例更高。
讓我快要發瘋的並不是中國與印度之間在管理發展上如此巨大的差距,而是直到現在,整個華人群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輸在哪裏。華人社會對此問題作出的總結更是荒唐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如同我們感覺印度人時間觀念差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一樣。 (汪濤_純科學)
我擔任中興印度公司CEO期間,招聘過大量印度本地員工。最初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印度本地員工的簡歷中,在教育經歷方面,他們無論技術專業是什麽,都同時還有一個MBA學歷。
MBA已經是印度所有大學生的必修課程。在印度所有高校畢業生中,學習MBA也成了一個默認的必須選項。
只要你發現任何印度人擔任了美國知名公司的CEO或CTO(首席技術官)等,你去查他的學歷,基本上可以肯定100%是有MBA學歷的。
美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都有MBA教育,為什麽印度的MBA會這麽厲害?印度的MBA是所有學科專業學生的必修課,這使印度的MBA具有其他所有國家難以企及的巨大優勢:專業和管理全都懂。道理非常簡單,當一個學生既懂專業又懂MBA時,即使做一個普通研發者,也有巨大的優勢,做管理者更是如此。
因為在矽谷的投資經歷,我直接會見過大量在矽印度人的創業公司。在班加落爾的很多印度軟件代工企業,印度的軟件外包做得不錯,但為什麽能做好,媒體上人們分析的原因基本都是不靠譜的。通過了解印度人的教育結構、以及我直接管理過的印度人做事方式,我充分理解了印度人軟件外包做得這麽好真正原因所在——是他們的溝通方式,而不是他們的語言能力。
我與兩個印度員工一起去見客戶。他們「去之前」就列出24個要討論的問題,用了一上午時間把這24個問題一個一個討論完了。中午我們到客戶辦公樓旁邊吃飯,下午又去見同一批客戶,我以為是要談別的事情,但讓我驚訝不已的是他們把相同的24個問題又用一下午時間重新一個個全部仔細確認了一遍,看我方理解是否有誤。等回公司後,他們把所有與客戶確認過的理解全部整理成文,用郵件發送給客戶,也抄送給了我和雙方所有相關人員。
這種工作方式完全是他們自己做事情的習慣。與印度人溝通,他們的這種做事方式可以確保對客戶需求的理解是準確和可靠的。做出來的東西指標,不會少,也不會多,正合適。
但是人做事情的方式往往是什麽樣的呢?客戶一說需求是什麽,開發人員可能馬上就說:我清楚了,我清楚了。然後這些人的超強創新能力就充分地發揮,各種花哨的技巧充分地展現出來,蔑視印度人代碼做得太爛。所以,如果經理和領導不是定期地死盯著,最後這軟件就有可能不知道做成什麽了。領導很累,員工很累,客戶也很累。
印度人技術能力有好有壞。但 Communication 一般比華人強很多。Proactive, aggressive 還有臉皮比較厚敢胡扯。二三分可以說成八九分。這些其實是優點,了解之後也知道如何應對,免得他們吹過頭東西無法交出。
但我認為這不是他們身居高位的最大理由。我認為他們最利害的是敢拉幫結派,好位子出缺時竟量用印度人。反觀華人不管是台灣大陸都不敢或不願。反而想要表示公正或其它理由不會拉同族裔的上來。我是親身經歷過印度 Director 如何替印度人製造機會。也看過以色列人如何把人拉上經理的位置。華人會幫忙但不會做到破格提升的地步。印度人會。
本來想看幾篇文章,想想思維。但這幾篇文章沒能給我太多關點(最主要的幾句話,發現我之前已經看過了)。
有機會的話,還是把這本也買下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