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55 lines (329 loc) · 34.5 KB

2019-04-02:四種冷啟動,和它們的成本、競爭門檻.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55 lines (329 loc) · 34.5 KB

四種冷啟動,和它們的成本、競爭門檻

分為如下四種情況

  • 單點啟動
  • 單邊啟動
  • 雙邊啟動
  • 多邊啟動

難度和成本依次遞增,而一旦啟動成功,其競爭門檻則從低到高:

  • 難度和成本:單點啟動 < 單邊啟動 < 雙邊啟動 < 多邊啟動
  • 競爭門檻 :單點啟動 < 單邊啟動 < 雙邊啟動 < 多邊啟動

定義冷啟動的難度及考慮要點:

1、單點啟動

特征:簡單說就是,一個人,一個客戶,也能用起來。個體用戶使用你的產品和服務,不受其他人,服務商的影響。

  • 比如美圖秀秀,用戶只要自己覺得好用就可以了,不需要很多人在線,也不需要有一大堆服務商選擇
  • 比如各種安卓桌面,壁紙產品等等等。
  • 常見的企業服務產品,比如財務軟件,銷售管理軟件,客戶對自己的業務有幫助就可以。 -常見的單機休閑遊戲。

這樣的產品

  • 啟動推廣可以慢慢來,不用擔心說,我用戶不多,我沒有很多的用戶和玩家,就會導致大量的流失
  • 可以慢慢磨產品,針對每一個用戶,客戶的反饋去調整優化,直到產品打磨成熟,然後逐步推廣做大。

對於草根創業者資金不是很大的創業者

從事這個領域的創業,市場可以慢慢做,可以一點點發展,一步步走。對於企業服務而言,甚至可以一單一單的做。

2、單邊啟動

特征:簡單說就是,一群人才能玩起來。,依賴於一定人群同時使用,才可以啟動,一旦無法滿足人群同時使用的指標,現有用戶會迅速流失。

  • 典型,社交類產品,即時通訊,社交網絡,聯機遊戲。

這樣的產品

  • 必須批量發起用戶,短時期達到一個用戶密度門檻,才可以讓項目進行下去
  • 比如一個交友網站,你必須讓這個地區有足夠多的男性和女性,才會有持續發展的可能性
  • 那麼第一批用戶,必須是有規模的批量導入,而不是一個個發展
  • 否則就是發展一個,流失一個。

所以,做社交比做工具難,因為啟動所需的用戶密度非常高,聯機遊戲有時候還好點,人少點也能玩的下去。

有些草根創業者的玩法是,做一些系統機器人來維持活躍度,讓用戶以為有很多人在線,比如交友網站的很多美女,都是機器人,其實就是程序抓取的數據而已,以及一些自動應答或自動回覆。有些聯機遊戲的對手,也是機器人

3、雙邊啟動

特征:需要供需雙方都有足夠的參與密度,才能同時啟動,任何一方達不到足夠的參與度,均無法形成有效穩定的發展,參與用戶均會流失。

  • 電商平台,比如淘寶
  • o2o,比如百度外賣,美團,餓了麼
  • 租車平台,比如滴滴打車,uber

需要有足夠的用戶,也需要有足夠的商家

  • 商家夠多而用戶沒有,商家一定流失
  • 用戶夠多而商家不足,用戶也會流失。

自營電商和自己采購貨源的屬於單邊啟動,比如京東,唯品會,都是單邊啟動)

雙邊啟動

  • 所需啟動資金更大

所需啟動難度更高,而一旦建立起來,其競爭門檻更高,因為對手想要顛覆的成本更高更高。

4、多邊啟動

項目特征,除了供需雙方,還需要第三方甚至第四方的參與密度,才能同時啟動。任何一方達不到足夠的參與度,均無法形成有效穩定的發展,參與用戶均會流失。

淘寶目前看上去有一點這樣的感覺,但是其實是雙邊啟動後第三邊才開始逐漸熱起來,並形成很強大的競爭門檻,這裏的第三邊就是

  • 物流服務商對接。

但實際上淘寶啟動的時候這塊並不強,都是商家自己解決,也沒考慮的很多,所以我認為淘寶啟動的時候,也不屬於三邊啟動。 目前,實話說,三邊啟動或多邊啟動還沒看到成功案例,

大規模燒錢運營推廣,各種補貼的,多半是第三類,雙邊啟動,因為啟動門檻實在太高,靠口碑冷啟動基本不太可能起來,淘寶當年打易趣花錢也是杠杠的,鋪天蓋地的彈窗當時幾乎覆蓋了大半草根網站,因為你需要兩邊同時高密度項目才有可持續的價值。

百度有啊剛開始的時候,商家極為踴躍,百度在商家這塊號召力還是很強的,但是錯估了自己用戶方面的影響力,不肯砸錢買用戶(如果有現在做百度外賣的氣魄,這項目還真有一些機會),銷售量上不去,商家覺得投入產出不值,也就開始撤退,然後,就成了百度一樁不願意提及的歷史。連百度做雙邊啟動,想省點錢都做不起來,可想而知,雙邊啟動的項目有多難

我看到很多創業項目,動不動就要做一個商家和用戶的大平台,一上來就要和美團淘寶pk,口口聲聲找痛點,歇歇吧,這啟動成本絕對比你以為的高幾個數量級。

再說一個挺典型的案例,還是百度

最早的搜索引擎,其實是單點啟動產品,百度開始的時候沒打什麼推廣,你只要采集的數據夠全,搜索結果夠好,用戶多點少點,彼此沒影響,所以百度可以慢慢做,一點點優化,一個點一個點的提升市場占有率。 但百度的戰略上還是做了一件牛逼的事情,從貼吧開始,百度從單點產品變成單邊產品,用戶群有交流了,到了知道和百科,以及文庫,從單邊變成雙邊,積澱了一大批內容貢獻者,再想和百度pk,這就成了門檻,你說這其他搜索引擎也可以收錄啊,這要看你對百度有沒有威脅,你看百度連google的蜘蛛都不攔,卻直接把360的蜘蛛封掉,你威脅我了,我封你蜘蛛,你要再抓取,我就去法院告你侵權,這案例多典型。從百度這個做法起,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場從單點啟動硬是變成了多邊啟動。 靠貼吧,知道,百科,文庫的UGC組合,硬是把競爭門檻往上提了一大截。

再說一下有讚,微店這樣的平台,其實本質上是單點啟動的項目,因為這個平台只對商家服務,而且商家彼此交互不多,但系統開始出現供應商平台後,單點開始走向單邊,不過目前據說供應商在其中銷售占比不高,後續會不會走向雙邊,也就是會不會把用戶端做起來,還需要觀察。

那麼說一下結論,一個產品,假設一個簡單的產品

單點啟動做的非常成功,如果想提高門檻,減少競爭對手的威脅,就要從單點轉向單邊,構築人群壁壘

你產品再好你人群不夠你就是不如我,如果可能就構築雙邊,你搞定一波人群你還是pk不過我,如果再牛逼就去搭建三邊壁壘,四邊壁壘,比如淘寶的物流體系牛逼了,別人更沒法玩了,然後再弄一個金融體系出來,那對手就只有絕望了。

目前典型如美圖秀秀,本來是一個單點啟動的成功典範,到了美拍,就是單邊了,甚至可以說是雙邊,因為美拍並不是貼吧或qq這樣平等的社區,而是一群特別會show的貢獻者和一大批瀏覽者,可以認為是兩個群體各取所需,這時候競爭門檻就高多了,你再搞一個美顏工具你沒有足夠用戶積澱也顛覆不了對方了。

創業者,做項目設計和規劃的時候

  • 單點啟動的最容易冷啟動,所需成本最低,單邊啟動的需要一定的號召力,影響力,就需要思考你有沒有足夠的資金和影響力支持;
  • 雙邊啟動的,特別特別難,不要認為想到一個痛點就可以啟動,啟動成本是天文數字,一定要考慮清楚

如何冷啟動一個新產品?

如何快速實現低成本冷啟動? 這是很多互聯網初創團隊最頭疼的問題。很多團隊在產品冷啟動階段,急於看到增長效果,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宣傳和渠道上,卻忽略了構建MVP、尋找種子用戶、驗證運營模式這些更重要的問題。下面以我操作的實際案例,講講冷啟動的正確打開姿勢。

概括基本觀點

冷啟動不是運營推廣的初期階段

而是整個項目從0到1的過程。至少包括產品、用戶、運營三個基本要素。很多人只註重運營,忽略了產品(MVP構建)和用戶(種子用戶獲取和運營)。

冷啟動的重點是驗證項目可行性,而不是量的突破

就好像一顆種子長成大樹,至少包括兩個變化過程。

  • 一是從種子到小樹苗的質變
  • 一個是從小樹苗變成大樹的量變

前一個過程,從絕對量上來講,不管是種子還是小樹苗,其實都是很小的。但是,它的形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個過程至關重要,土壤、水分、溫度任何一個因素(當然,最重要的是種子本身)都可能導致徹底失敗。
冷啟動其實是營造合適的內外在條件,讓種子發芽變成小樹苗的過程,而不是後來的從樹苗到大樹的過程。

冷啟動不是一次性的突破

而是一個分階段的過程。至少包含:

  • 驗證期
  • 啟動期
  • 發展期

很多人只盯住了啟動期,而忽略了前面的模式驗證和後面的可持續發展。

一、驗證期:做正確的事比什麽都重要!

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

  • 低成本構建MVP
  • 驗證用戶需求,獲取精準種子用戶

1、首先從產品來說,要盡可能低成本地構建MVP(最小可行產品)

最理想的情況是,程序員、設計師,能不動用就不動用,盡可能地利用現有的、免費的產品。理想MVP = 現有產品(組合)+ 運營手段 什麽意思?就是完全不開發產品,只利用現有的公共產品,加上運用手段,「拼湊」出一個新的產品

  • 沒有社群工具,那就用微信群、QQ群、陌陌群
  • 沒有社區工具,那就用微社區、興趣部落、百度貼吧
  • 沒有電商工具,那就用有讚、微店、淘寶.......

比如我們在做21天早起打卡活動的初期,並沒有開發打卡功能

  • 只是拉了一個微信群,起名「朝夕早起團」。
  • 建立群規:每天8點之前在群裏簽到。
  • 打卡成功有階梯積分,連續第1天打卡獎勵10分,連續第2天打卡獎勵20分,連續第3天打卡獎勵30分......以此類推
  • 斷簽之後從新開始計算。打卡失敗要求發紅包,連續三天既不打卡又不發紅包的,管理員手動清出
  • 積分怎麽統計?管理員用excel手工統計!21天結束之後,按照積分排名給予獎勵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

  • 用微信群這個最沒有門檻的產品作為基礎
  • 加上我們的運營手段,形成了MVP

2015年「微課」這種新型知識分享形式剛剛興起的時候,很多主辦方都是利用微信群+轉播機器人作為MVP,後來才慢慢出現專門的直播工具。

又比如說,有一款行家約見產品,最開始的時候,完全就是一個有讚商城,把一個個行家當成商品買!行家入駐就是商品上架,約見行家就是購買商品。 購買之後,運營人員手動把雙方拉到一個微信群,然後雙方見面約聊達成交易。對於這款產品來說,有讚商城+微信群,就形成了MVP。

這種雖然看上去很山寨,但其實是很聰明的方法。通過一段時間這種運營,積累了行家和用戶資源,驗證了商業模式,鍛煉了運營人員,很快正式產品就開發出來上線後把數據遷移過去行了。
初期使用MVP有什麽好處?

  • 成本低廉:大部分現有產品可以免費或低價使用
  • 搭建快速:極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構建一個MVP
  • 服務穩定:現有產品拼湊出來的產品往往比漏洞百出的初創產品更好用
  • 使用門檻低,不改變用戶習慣,不增加用戶成本

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有時候,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完全利用現有產品構建MVP。那我們就最低限度地開發MVP。但是即使是自己開發,也要遵循極簡原則

產品形態上

  • 能用公眾號,就絕不開發App
  • 功能設計上,多余的功能一個也不要(當然,辨別一個功能是否必須往往是有難度的,尤其是當事人)

實現方式上,盡可能地利用現有解決方案

  • 雲存儲
  • 即時通訊
  • 支付接口,有現成的就絕不自己開發

2、說說驗證階段的用戶問題

這個階段需要尋找一批種子用戶,數量不用太多但是一定要精準。絕不能生拉硬拽拉過來一些非目標用戶,否則會嚴重幹擾分析和判斷

如何尋找目標用戶?

  • 首先從身邊的親人、朋友、同事下手
  • 如果你身邊的人都沒興趣,那你就要重新考慮MVP是否有問題的

如果在朋友圈裏找到一撮目標用戶,反饋還不錯,那就要開始廣撒網了

  • 知乎
  • 豆瓣
  • 貼吧
  • 陌陌
  • 興趣部落
  • 知名博客
  • 各種微信群
  • QQ群
  • 甚至一些老牌BBS

不管什麽平台都去試試,有棗沒棗打三竿,如果效果不錯再深度挖掘。

3、說說驗證階段的運營。這個階段的運營風格應該是精細化運營

  • 一方面是因為,很多產品功能的缺失需要靠運營手段來補,需要運營的深度介入
  • 另一方面是因為,用戶畫像的明晰、用戶需求的確定,運營模式的驗證,都需要運營人員一對一地跟用戶深度接觸,不斷收集用戶反饋,優化MVP形態和運營流程。

這個階段,運營人員的狀態應該是:跟用戶做朋友,陪用戶一起玩,細致觀察用戶行為,深刻洞察用戶心理。

比如,我在推朝夕21天早起活動的過程中,微信大約加了2000個種子用戶為好友,花大量的時間跟他們溝通。相當長一段時間裏,每天早上,我的朋友圈、微信群都要被打卡鏈接和卡片刷屏。

二、啟動期:打造亮點、厚積薄發!

經過第一個階段的驗證,我們可以開發產品正式啟動了。這一個階段的主要目標是:

  • 打造有亮點的產品功能,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實現社交傳播。

1.首先還是說產品,啟動階段產品至少要有一到兩個亮點。產品亮點從哪裏來?
從第一階段摸索到的用戶核心訴求來

  • 如果用戶的核心訴求是曬,那你就要幫用戶變著花樣地曬,曬出逼格,曬出水平。
  • 如果用戶的核心訴求是性價比,那你就要讓用戶感覺你的東西實在是值了,不買就是傻逼。

比如說,我們當時做早起打卡,發現用戶主要有兩個核心訴求:

  • 第一個是起床沒動力
  • 第二個早起曬成就。

為了滿足這兩個核心訴求,我們設計了一套早起成就卡,用戶每天打卡之後會收到一張精美的成就卡,很多人願意分享到朋友圈,由於卡片上有活動二維碼,這套卡片給我們源源不斷地帶來新用戶。

2、然後再說這一階段的運營。啟動階段,運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綜合運用各種手段,迅速打開局面。要充分發揮種子用戶的作用,產品上線後第一之間在社群裏通知大家,強調正式產品和MVP的區別,用產品亮點重新激發用戶的熱情。
如果你前期的種子用戶運營做得比較好,相信光靠種子用戶的力量,就能做出一波不錯的傳播效果。然後

  • 利用手中掌握的自媒體、合作夥伴、KOL等一切渠道,集中做一波宣傳攻勢。打產品亮點的同時,一定要推出足夠有吸引力的、多層次的激勵機制。

比如,我們正式推出第一期早起計劃的時候

  • 推出了拼積分
  • 拼速度
  • 拼人氣各種獎勵機制,設置了iphone6
  • 小米電視等各種大獎和若幹小獎

在短期內,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3、再說這個階段的用戶問題
這個階段你已經不能也沒有必要全面接觸所有用戶了,但是可以通過建設各種主題社群,做好優質用戶沈澱和分層。比如

  • 我們在前期社群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幾十個基於地理位置的同城早起團
  • 還根據興趣愛好建立了讀書會、晨練團、英語群等各種主題社群
  • 對於積極向我們提反饋建議的、參加活動成績特別突出的、熱心推廣我們產品的用戶,我們還建立了VIP群,經常跟大家互動,發發紅包,收集產品建議等。

三、發展期:不可持續的啟動都是耍流氓

如果第二階段我們做得不錯,那麽應該已經有所小成了,但是如果不能持續性地發展,或者只能依靠獎勵、補貼才能維持增長,那還是失敗的啟動

所以這一階段我們要:不斷叠代產品和運營模式,積極開拓渠道,廣泛開展合作,利用一切機會打造品牌影響力。

首先說更新叠代

既要叠代產品,也要叠代運營。產品怎麽叠代?

  • 收集反饋
  • 觀察數據
  • 深刻洞察

這個時候運營社群的作用就顯示出來了

  • 社群裏的用戶會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反饋,要根據反饋及時修覆bug、改進功能
  • 還有一些問題是不能通過用戶反饋發現的,所以還需要依靠數據分析,數據是不會說謊的
    • 通過數據分析出產品功能點受歡迎程度
    • 傳播流程可能存在的問題
    • 不同激勵措施的效果

運營怎麽叠代?不斷發現用戶的新需求,探索新玩法。

任何一種運營招數都是有新鮮度的,用多了用戶就會審美疲勞。所以運營玩法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留住老用戶,吸引新用戶。

前期我們主打積分比拼,後來覺得,光打卡賺積分太單薄,很多用戶甚至打完卡接著睡覺。
所以我們又推出了「早起任務大挑戰」,每天設置一個有獎任務

例如,給家人做早餐、收拾房間或辦公桌、拍晨練照片等等。這個小活動,我們堅持做了100多期,直到有更好玩得產品推出來。為了讓打卡更好玩,競爭更激烈,我們又推出了人氣排行榜,適時舉辦「人氣沖榜賽」。借鑒當時非常火熱的微信運動的思路,我們推出了「好友早起PK」的功能,好友之間可以相互看早起時間,很多人一旦跟好友開始PK後,早起的動力大大增強

這個玩法除了大大提升用戶黏性,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我們通過這種方式,悄悄地建立了好友關系
因為朝夕日歷主導連接人和人的日程管理的理念。建立好友關系對我們的產品至關重要。但是直接鼓勵用戶加好友太難,通過這種有意思的形式,我們非常輕松地就建立數量相當可觀的好友關系

拓展渠道和商務合作

這個階段,除了叠代產品功能和運營玩法,不斷拓展渠道和商務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況下,適當投一些自媒體廣告、社區軟廣甚至廣點通,都是可以考慮的。
另外,利用一切機會開展合作。我們在第一波推廣之後,陸續跟若幹個高校團委公眾號、國內一些知名的成長型社群、還有本領域的自媒體大號聯合舉辦了各種為他們量身定制的早起打卡活動。這個合作也不斷地給我們帶來新鮮的用戶。通過活動宣傳和頁面鏈接,我們又不斷吸引到更多的合作夥伴。
最後,還要善於利用一切機會打造品牌影響力。具體方法包括

  • 寫文章
  • 做分享
  • 尋求媒體報道 等等,這裏就不細說了。

簡單總結一下,所謂冷啟動,絕不僅僅是運營推廣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冷啟動是整個項目從0到1的過程,是項目全生命周期的縮影。只有綜合做好產品、運營、用戶各方面工作,在不同階段有側重點做不同的事,才能實現成功的冷啟動。

我是如何冷啟動引爆的花椒直播

胡震生

2015年年底,王思聰發微博挺17直播的當天晚上,我和微拍的核心團隊一夜沒睡我的朋友圈被17直播刷屏了,當晚我意識到直播已經到了爆發點,再不追趕來不及了。當時兩個關鍵指標

  • 4g的普及率已經到了70%
  • 大屏手機的普及率已經到了40%,大屏手機的用戶最大的需求就是看視頻

而走擦邊球路線的17直播徹底點燃了這個市場。可是我認為17直播團隊是不可能拿下這個市場。主要是三點:

  • 第一 台灣團隊對大陸政治氛圍不熟悉,這在內容運營領域是致命傷
  • 第二 台灣團隊對大陸的熱點文化無法把控,通過對投資了17直播的的幾個天使投資人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分析,17團隊也沒有做好大規模建立運營團隊的心理準備
  • 第三 17團隊的技術核心負責人雖然說是微軟出身,但是其背景不是大規模高並發的背景,所以團隊肯定短時間內無法處理有可能帶來的大規模用戶湧入。

這些都是留給大陸團隊的機會可是微拍團隊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視頻直播的技術平台,我也在短時間內和國內所有已經上線的手機視頻產品團隊打了交道,微吼和隨播等團隊都希望僅僅通過技術方案支持就能占股份,商務上處理時間也來不及。這時市面上幾乎只剩下一個選擇就是360的花椒直播,因為它的後台是看上去貌似比較成熟的360視頻雲。

正文當時定的策略是先模仿17直播,其實也就是模仿instagram的設計,因為那時映客還沒有露出頭角。當時花椒團隊從外部看有近百人,進入到內部看,問題多多。

最主要的問題是團隊資源分散,按照大公司的模式開發產品,速度極其緩慢。

第一 停掉所有非蘋果客戶端的開發和設計主力先集中開發蘋果客戶端

因為生產者網紅們100%都是使用蘋果手機的,這樣所有的設計和後台都集中在了蘋果客戶端的支持上,生產效率提升十倍不止

第二 先完善後台審核直播審核系統

今天大部分直播的後台設計都願意用圖片審核,而忽略掉直播的本質是視頻內容,應該讓內容推薦團隊直接看直播內容,以界定內容的好壞。在早期,這不會增加運營成本

第三 最小化開發單元,簡化測試步驟

只測試用戶的主使用流程而之前的測試流程是測試開發的所有接口和流程,導致產品發布變慢 我當時的目標是一天一個版本,後來平均能做到一周一個大版本的發布。

蘋果的審核奇慢,大家可以找神奇的淘寶,有加速審核當天就能通過的服務供應商。

####這裏的前端產品設計有幾個關鍵點需要詳細說明一下

第一 重要的是圖片也就是封面的清晰度當時的手機直播都采用了用戶頭像當封面的設計

帶來的問題是模糊,降低用戶的點擊欲望。

  • 解決方案是,用戶在上傳頭像和圖片的時候,長寬小於1080的時候不壓縮,任何一邊大於的時候壓縮到1080

上傳到後台後,因為壓縮會導致圖片的模糊和亮度降低,所以

  • 後台的圖片處理服務需要為每一張圖片增加3%的亮度和5%的銳化

通常技術人員的處理習慣是無論什麽情況都壓縮,導致圖片反覆壓縮,模糊不清。

第二 重要的是視頻直播的磨皮處理

我在微拍的時候,經過和網紅們的反覆調研,知道針對皮膚的磨皮和紅潤處理最好的工具並不是美圖秀秀,而是一個叫美麗拍的軟件,到我寫文章的這一刻,它的磨皮效果依然是最好且唯一的。這個團隊開放了sdk

第三 重要的是直播的動效也就是為網紅們直播時添加兔子和貓耳朵等可愛的道具

  • 這方面中國內動效做的最好的是faceu團隊
  • 面部識別做的最好的是sensetime團隊

第四 重要的是唱歌的聲音混響特效

這方面中國內第一是愛唱團隊。為此我還請愛唱的創始人張明輝和周鴻祎見了一次

第五 重要的是進入直播房間是的卡頓和延遲

當時的花椒花了大量時間做優化。目前這方面國內第一的是隨播團隊,他們絕對做到秒開 這個項目現在還在進行中,所以你們看到花椒直播房間進入還是有明顯的卡頓和延遲

第六 性能優化 重要的是直播時大量用戶同時送禮、點讚和評論還有美顏特效等

系統處理器優化問題,可以通過合並請求和降低刷新次數來降低系統消耗

第七 重要的是評論文字的清晰度

很多團隊和產品不註意這個細節的處理,導致主播在播出時,無法看清評論

  • 字體30%的透明,加2個像素的陰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第八 就是反垃圾和安全系統用戶暴增之後,肯定會有垃圾評論和垃圾註冊,還有大量的色情賬號註冊

它們會只攻擊頭部,導致社區的體驗下降。
這方面需要團隊有很好的反垃圾技術儲備,美國也有一個清華畢業的華人團隊映蓮提供此方面的技術三方服務

最後,最關鍵的服務器性能的坑推薦初創團隊推薦使用騰訊雲,安全性、穩定性和擴展性極好,服務也非常專業

比阿裏雲不知道要強到哪裏去。同時平台還提供防ddos攻擊服務。
微拍當年就被這個搞到非常頭疼,持續打了一年,降低我們的服務質量,直到我們遷移到騰訊雲。
數據庫絕對首選土鱉的mysql,因為出了問題,到處可以找到支持的朋友,而我見到很多谷歌出來的洋團隊,使用了一些冷門數據庫,發現需要快速開發的時候,招不到合適的便宜的人 微拍也是因為數據庫選型使用了mongo,引發了很多技術和團隊的問題

運營部分說了產品和後台

下面重點講講運營的坑。這是解決一個社交類產品冷啟動的關鍵

什麽是模因首先,大家要學會一個單詞要模因(meme),我把它定義為用戶行為模式的一個基本單元。通俗的說就是一個流行文化的最小元素,群體會無意識的模仿和覆制並變形。
所以,如果

你希望自己的社區具備什麽樣的文化,就應該增加類似內容和用戶行為的曝光機會,以加速類似內容的產生和傳播。

換算到直播就是,如果我

  • 希望90後的美女占內容生產的主流
  • 就在首頁最明顯的位置多推薦90後美女的直播內容
  • 觀眾看到後會認為類似內容被鼓勵被推薦,就會產生類似的內容回饋給系統

以產生內容的正向循環。

模因的爆發如果希望類似的內容和行為在短時間內爆發,就需要把此類內容展現給物理和邏輯上密度最高的群體,以產生跟風效應

物理上就是藝術院校等,邏輯上就是90後模特群。微拍在多年的運營中,積累了中國最先峰的90後網紅群。她們的微信朋友圈、群和微博就是模因爆發的土壤。天使用戶的特點這裏對微拍凝聚的90後先峰網紅或者說主播做個簡單的總結。
以此類推也可以分析一個產品的天使用戶應該具備什麽樣的特點

  • 第一 她們大都是18-26歲之間的年輕女性,沒有歷史習慣和包袱,可以快速接受網絡上的新鮮產品和新鮮事物
  • 第二 她們手機裏會經常更新各種新出現的app和社交類產品,她們是類似產品的嘗鮮者。你可以在類似的新產品早期用戶裏輕易的發現她們,而不是那些已經普及的大眾化產品
  • 第三 她們的家庭和童年個人成長大都不是很幸福,所以可以突破重重阻力,使用飽受爭議的各類產品。幸福家庭出來的孩子通常是跟風而不是潮流的引導者

所以我在花椒產品完善了以後,把產品推薦到了著名的微拍紅人群裏,直接引發了連鎖反應,可以說不讓她們用都不行。這裏有些細節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 映客的天使用戶爆發從哪裏來映客引入貴州衛視《非常完美》的欄目組嘉賓

這些嘉賓都是男性,他們機緣巧合通過制片人的介紹,成批入住映客後,也成批的帶入了自己在電視和微博上積攢的粉絲及刷禮物的土豪。這裏推薦一下胡庶制片人的非常完美團隊,我認為他們是國內傳統電視媒體做互聯網數字化媒體運營最好的團隊,可惜在後來與花椒的合作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功。這裏能看到他們具備了邏輯密度和文化統一的特點,同時這些都不是傳統秀場的渠道和用戶,手機直播對於當年的他們來說還是很新鮮的事物。他們的原有的社交關系鏈粉絲發現可以用過直播和偶像們互動,直接就引爆了

第二 映客的朋友圈分享策略

當時微博的活躍度相對朋友圈而言,下降的很嚴重。所以映客開播默認分享的是微信的朋友圈,同時故意把分享圖標設計成灰色和默認打開,導致用戶在開播的時候,大量分享到朋友圈裏,而這些人的朋友圈重疊度很高,所以他們的朋友在刷朋友圈的時候,感覺映客一下子火了,因為可以同時看到很多人在分享。多次被刷以後,任何用戶都會去下載一下,看看這是個什麽app,所以說天使用戶的密度集中爆發很重要

第三 病毒點

映客早期有很多機器人賬號名字叫什麽王思聰等,導致用戶以為這個產品很火,王思聰都在玩,會主動截圖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和粉絲群,進一步引發了用戶分享的概率

第四 全平台運營映客在淘寶和天貓開設了支付商店

  • 用戶可以繞開繁瑣的蘋果支付,直接去淘寶給映客帳戶充值

第五 自刷單映客運營人員主動給一些特殊紅人送禮,造成土豪很多的假象

同時又限制了主播們每天提現的次數和額度,導致現金滯留在平台內部,沈澱了大量資金

第六 B計劃用戶集中爆發以後,映客沖到了蘋果排行榜的前幾名

被蘋果多次下架,每次下架,映客都有諧音小號甚至是企業版發布,以降低下架帶來的損失
這期間花椒內部因為各種原因沒有通過公關手段出手阻擊映客,是一大遺憾。引爆新增因為花椒後起步的原因,映客早爆發了大概兩周,我們加速開發,完善系統的同時,針對映客的策略逐一對應,並在運營上增進和改良了許多。

通過購買trustdata的數據服務看到

  • 花椒的月增長是6倍,高於映客的月5倍增長速率
  • 平均50%的次日留存和38分鐘的單日使用時長均高於映客的平均45%的次日留存和32分鐘的日使用時長

核心改良

第一 推薦系統的完善當時的花椒日對日增長達到了10%

  • 根本無暇設計完善的推薦機制,主要采用人工推薦來對抗研發的滯後
  • 這裏設計了同時可查看5000路直播並發的視頻推薦墻
  • 一個人五分鐘可以查看完畢5000路並發直播,口頭推薦直播id給推薦團隊
  • 推薦團隊手工輸入直播id
  • 保證高質量直播幾乎實時出現在廣場的優先位置
  • 同時審核團隊保證新直播開播後,三秒鐘就完成審核和推薦進入新直播池,以保證新用戶的留存和流量的分配。

第二 分享獎勵機制的設計

  • 分享機制就是設計了粉絲分享到微信,會獎勵花椒豆給主播
  • 並增加其在比賽的排名。兩次比賽,一次是金條一次是寶馬mini車

可以說瞬間就在朋友圈引爆了花椒的分享。原計劃下一步是蘭博基尼和勞斯萊斯,因為各種原因,也未能持續下去。但這兩次分享大賽,造就了徐大寶等眾多網紅的崛起

第三 重中之重的社群化運營

根據微拍的經驗,花椒還設計了官方直播屏幕私信。主播在直播時,可以看到官方後台給他們發送的私信,粉絲們看不到。私信內容主要是添加我也就是官方運營負責人的微信,以建群加以管理。

有關社群化運營和管理又是一個大話題,這裏強調一下這是運營的重中之重
有關主播的薪酬和獎勵運營花椒我剛去的時候,運營團隊采用的是最傳統的運營手段,就是和主播們簽合約

  • 首先合約制定的非常覆雜
  • 第二合約針對法律的條條框框太多,主播們幾乎都看不懂,幾個來回以後,一個月就過去了

這在移動互聯網等於就是一年。這裏的改良點主要有三點

  • 第一 縮小決策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顆粒度到最小 告訴網紅們
    • 只要開播,就給刷100元的禮物
    • 分享到朋友圈同時再發100元的微信紅包
    • 這樣我一個人第一天一個小時就開通了200路直播並發。網紅們體驗到了直播的快感,不讓她們播都不行

這就是縮小決策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顆粒度到最小,到100元到一分鐘

  • 第二 文案優化網紅們大都有各種收入來源 月薪2000元保底這種文案是無法吸引到高質量網紅的眼球的
    所以我們的合約大都是年薪50-100萬,基本能覆蓋所有主流網紅的註意,只不過裏面有很多激勵和懲罰條款來約束這100萬的獲得。
    好的主播禮物的收入單日很快都超過了10萬,很多制約條件的年薪已經不是那麽重要了

  • 第三 造就傳奇

  • 運營負責人要把流量和禮物短時間內集中到主要的網紅身上,這樣她們一次直播收入就可能超過10萬元

  • 這種消息馬上在網紅圈裏就產生了爆炸性效應,達到了極大的口碑傳播,遠高過與主播們平均分配流量

這在早期冷啟動的時候非常有效

總結就是

  • 合格的產品體驗
  • 加上精準的天使用戶推廣

帶來了中國早期網紅們通過微博微拍這樣的平台培養的粉絲(主要集中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把產品下載量推到了蘋果排行榜的位置,引發了嘗鮮用戶的下載

  • 分享獎勵機制
  • 和分享流程的設計

把湧入的流量再次和裂變式擴張,將產品推上排行榜第一的位置,進入用戶增長的正向循環。

這時就可以

  • 酌情付費引入明星、有千萬粉絲級別的kol
  • 和不同文化屬性的社群以把產品帶上新高度

不過這個時候,因為各種原因,微拍和花椒的業務顧問合作中止了。這一切引發了花椒的用戶爆發,短短兩個多月(還包含春節),在沒有花費推廣費的前提下,日活突破了30萬,成功渡過了產品的冷啟動期。

不知不知覺寫了這麽多,還有很多可以講

  • 粉絲分配
  • 內容推薦
  • 產品設計等內容
  • 還有吸星大法
  • 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 可感知可持續可獎勵的產品觀
  • 及邊緣突襲的產品戰略等等